復讀生備考指南|如何做好心態調整,緩解焦慮?
發布日期:2024-04-02 閱讀次數:1202
高考最后的時間不僅拼毅力,更拼心態。離高考僅剩60多天,很多同學在心態上容易出現明顯的焦慮,如何做好心態調整,也是復習后期十分重要的課題。焦慮,是正常的,不要過于擔心和自責!只要我們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追求,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焦慮情緒,最重要的不是怎么消除焦慮,而是如何戰勝焦慮。
(1)目標焦慮。每個同學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高考目標分數和理想院校,但是一模或二模的成績并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,于是擔心高考成績也不理想。(2)王小波說:“人的一切痛苦,都是源于對自己無能的憤怒。”高考越來越近,但是感覺還有好多東西沒有復習,擔心怎么都學不完,做數學題時又想著背單詞,背單詞時又想要看作文素材,無法專注于手頭的事。(3)選擇性焦慮。后期自由復習的時間越來越多,一節自習課擺在你面前但是到底要復習哪一科,是背知識點還是錯題,完全沒有清楚的計劃,在糾結中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。
適度的緊張和焦慮有助于保持大腦的興奮狀態,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,使思維能力高速運轉。所以,面對緊張不要害怕,更不要產生強烈的抗拒情緒,接受自己的緊張,這將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利用壓力產生動力。千萬別老想著目標分數,特別容易焦慮,你只需要多想想下節課復習什么,在復習的時候只想著復習的這一科,“挑水時挑水,砍柴時砍柴”,人的大腦結構做不到一心二用,只能把注意力從A移到B,再從B移到A。一二模的試卷,有價值的不是分數,而是錯題,王后雄教授屢次強調錯題的重要性。建議根據這些錯題制定好總計劃,每天早讀前做好一天的復習計劃,要細化到分鐘,利用好碎片化時間,不要糾結,就照著計劃走,并根據情況及時調整。大腦很混亂無法專注的時候,做一些讓自己放松的事情,每個人放松的方式不同,但總有適合你的,比如聽聽音樂、跑個步、跳個毽子操或者閉目養神…放松是“對抗”焦慮的好辦法。